什么是爱?哥林多前书 13:4-7 告诉我们:“爱是恒久忍耐,又有恩 慈;爱是不嫉妒;爱是不自夸,不张狂,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 处,不轻易发怒,不计算人的恶,不喜欢不义,只喜欢真理;凡事包 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。”尽管我对这几节经文已经倒背 如流了,但是自从做了母亲,我又对“爱”有了新的领悟。
一个小婴儿躺在你的怀里熟睡,软软的,肉肉的,还挂着一丝微 笑。这么可爱,谁能不爱啊?前几分钟宝宝因为闹觉哇哇大哭的场景, 此刻似乎一下子烟消云散。可是就在我把他轻轻地放到他的小床,准备 转身去上个厕所,他又开始哇哇大哭起来。有过几次这样的回合后,我 开始疲惫不堪,心里嘀咕“这是怎么了?他分明已经吃饱了,换了尿 布,困的不行了,怎么就是睡不踏实呢?”之后,我翻看了很多育儿宝 典、婴儿睡眠之类的书籍,傻眼了,“让孩子学会自主入睡”。婴儿不应 该是喜欢被妈妈抱着吗?这也有错吗?原来婴儿之所以被放到床上会 哭,是因为他习惯于了妈妈的怀抱,就好像还在妈妈肚子中被包紧的感 觉,这种感觉一旦消失就睡不着了。所以睡眠对于婴儿来说是他出生后 需要学习的一项技能。这真是颠覆了我的认知。可细细想来,不无道 理。婴儿从降生直至成长为成熟的人,需要学习很多技能:爬行、站 立,吃饭、穿衣等等。还要学习很多品质:坚韧不拔、懂得分享、具有 同理心,甚至要学会“爱”。
作为父母我们可能会太“爱”孩子了,而帮孩子做了很多事 情,无意中剥夺了应该由她们自己学习的机会。反思一下,我们 是太爱孩子了,还是太爱自己了?我们是求孩子的益处,还是求 自己的益处?其实我们的代劳是怕孩子给自己带来麻烦。不抱着 婴儿睡觉,他们肯定会哭,也许还会吵到邻居;不喂宝宝吃饭让 他们自己吃,也许吃的会少,而且还会满身脏;不帮助孩子辅导 功课,他们可能学习效率不高,甚至想偷懒出去玩。圣经中神的 爱是没有辖制的,作为他的儿女,我们拥有自由的意志,并在神的爱 和管教中逐渐完全。就像神在创世纪给亚当夏娃创造的伊甸园,如此 美好,可神仍然在其中安置了可致死的分别善恶树。神告诉他的儿 女,犯错的边界在哪儿,但仍然给予选择对错的自由,最后世人要学 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。
作为父母我们可能无意中扮演起上帝的角色:我希望孩子可以立 刻睡着,我希望孩子可以学习优异等等。我们看着孩子按照我们的想 法执行着,就觉得满意了,其实是我们出于“自豪感”想取代上帝。我 们容易把“爱”简单诠释为付出,并期待着相应的回报。为什么哥林多 前书 13:4-7 这几节经文反复提到了“忍耐”?因为“回报”往往不尽如人 意。给孩子买了钙片吃,为什么不长个子呢?给孩子送去补习班,为 什么学习没有长进?父母们就开始陷入焦虑和担心的陷阱。神的爱是 陪伴,是默默的跟随,且藉著聖經來訓誨管教我們。神指引摩西带领 百姓逃离埃及法老的奴役,摩西一行在旷野行走 40 年,神不離不 棄,雖然百姓時有埋怨,叛逆,但神赐日间賜云柱,夜间賜火柱,降 嗎哪,行奇妙之事,一路伴随他们。纵使我们一次次犯错,神的慈爱 永远环绕我们,祂用祂的杖和竿來管教和安慰祂的兒女。
作为父母,我们对子女要持有恒久的耐心,在祷告中将结果仰望 交托给神。陪伴在孩子身边,最重要的是把孩子带到神的面前,相信 神的带领。“教养孩童,使他走当行的道,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。”(箴 言 22:6 和合本)
主內 喻越 Yiddie 姐妹